∣離島居民面對的用電困境
蘭嶼因地處偏遠,每當颱風重創蘭嶼,島上民宅與校舍的線路損壞、照明中斷、基本用電無法恢復成為居民最直接的困擾。
儘管台灣本島已有健全的電力支援體系,但對蘭嶼來說,水電技術人力的長期短缺,使得災後復原變得遙遙無期。甚至在颱風過後數月,仍有多處學校教室與民舍線路未完全修復。
正是看到這樣的真實處境,協會決定在今年提早動用預備預算,於114年4月29日至5月1日,在蘭嶼開設(1)基礎電學與配線實作課中學班、(2)基礎電學與配線實作課社區班、(3)水電職涯講座。
∣「電」不能等,就從自助做起
在過去的經驗中,島上居民經常面對設備壞了等不到師傅、跳電無人可修、甚至必須自費飛往台灣本島購置新電器,造成家庭經濟負擔。
為此,本次課程協會特別邀請到「持有證照及超過25年實務經驗的專業水電師傅-鍾振聲 」,鍾師傅從大型船艦電力到家用水電皆有豐富背景,將專業技能轉化為在地所需,深入淺出地傳授電學基本概念與實務操作。
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,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三用電表、辨識電氣元件、實際接線完成簡易照明,並進一步認識水電職涯路徑。鍾師傅更以自身職涯故事作為啟發,提醒學生:
「擁有一技之長,是面對未來最實在的底氣;有知識,就不會被誤導,有技能,就能主動解決問題。」
結業式當天,協會理事-夏曼.威廉斯親自到場致詞、頒發感謝狀,代表協會向協助課程的各方單位表達感謝,包含提供教室資源的紅頭社區發展協會、積極協調的蘭嶼中學,以及所有投入教學與參與的師生與居民。
協會亦特別準備五套課程工具,頒贈給在蘭嶼中學表現優異的同學,鼓勵他們持續精進。在此也特別感謝協會會員-陳伊婷、陳怡君、王秉文、協會監事-林育民、協會理事-張渝姍以及協會常務理事李敏汶的熱心贊助!









∣不只教技能,更建立基礎韌性
在資源有限的離島,「電」是最基礎卻也是最脆弱的基礎建設。本次課程的核心,不只是教導技能,更是希望藉由教育培力,讓居民有能力在關鍵時刻進行初步檢修、排除基本障礙,延緩損害擴大、等待援助的同時維持基本生活運作。
這是一項具備災後回應韌性的課程,也是一項讓技術回到在地、為社區所用的實驗。我們相信持續深耕與陪伴,才能真正為地方累積長期的解方與希望。
